人文青島|一杯甜酒,一生的眷戀——沈從文苦追張兆和四年終在青島定情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7-03 20:55:05 文章來源:大眾報業(yè)·半島新聞
□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張文艷提到寓居青島的名人,總離不開的人是沈從文

□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文艷


(資料圖)

提到寓居青島的名人,總離不開的人是沈從文。

沈從文無疑是熱心的人,他提攜、資助青年人,身陷風(fēng)雨全身濕透,卻仍為他人撐傘。而他的背后,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大家閨秀。連沈從文都承認(rèn),以她的才華,本可以在翻譯界立有一席之地,她卻甘居幕后,相夫教子。不過,在需要她的時候,她又總能及時出現(xiàn)?;蛟S,沈從文的“偶然”給了她不小的傷害,她仍然保持著大家閨秀的風(fēng)度。

她就是張兆和,合肥張家三小姐。她的侄女、張宗和的女兒張以立民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,三姑直到晚年還會因一句玩笑話而臉紅,無論外界傳言如何,兩人的感情其實非常深厚。

溫柔而又堅強(qiáng),是閨秀才女張兆和的注解。

>>>一封來信

不知為什么,忽然愛上你

福山路3號,靠近紅島路、京山路和齊河路的四岔路口,而這棟小樓還有一個名字,就是福山路青大教職員宿舍5號,沈寓。

近日,再次探訪故居時,恰遇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。攝影師提醒他們,一定要笑得自然些,就像剛戀愛時一樣。準(zhǔn)新娘露出了羞澀的笑容,不知是因為天氣熱的原因,還是想起了戀愛時的甜蜜,一對新人紅了臉。

這樣的甜蜜時刻,80年前也曾上演。

彼時,戀愛中的情侶就是沈從文和張兆和。福山路3號,記錄了兩人從戀愛到步入婚姻殿堂的過程。

張兆和(1910-2003年),是典型的大家閨秀。父親張冀牖(1889-1938年)安徽合肥人,民國著名教育家,1921年創(chuàng)辦私立蘇州樂益女校,1925年又創(chuàng)辦平林中學(xué)。他與第一任妻子、富商之女陸英,在成婚后的16年里,一共生了14個孩子,活下來9個,前四個都是女孩。在陸英36歲時,不幸病故,“大大”陸英成為孩子們最想念的人,這也使得包括張冀牖繼弦生下的一子十個孩子關(guān)系親密。

葉圣陶曾說:“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,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?!睆埣宜慕忝盟藿詾槊耍豪洗笤图藿o昆曲名角顧傳玠,老二允和嫁給語言文字學(xué)家周有光,老三兆和嫁了文學(xué)家沈從文,老四張充和嫁給了美國著名學(xué)者傅漢思。

可是,幼時張兆和出生時,并不受歡迎,黑黑的女嬰讓母親陸英有些失望,“因為奶奶只想添個孫子,不生男孩,奶奶不高興。我的下面的確有個弟弟,在出生后不幸夭折,全家不愉快”。沒有大姐元和的寵溺,沒有二姐允和的驕橫,老三打小便胖乎乎的、乖乖的,悶聲不響,她猶如一株向陽的植物,在有限的空間內(nèi),本能地汲取著營養(yǎng),茁壯成長。

從家塾到蘇州女子職業(yè)中學(xué),張兆和與二姐張允和一起度過。在蘇州,17歲的張兆和剪短發(fā),演話劇,享受著富家小姐的恣意人生。而當(dāng)年17歲的沈從文,則在湘西部隊里,經(jīng)歷著打打殺殺。

不同的人生際遇,在兩人的心底留下了不同的人生烙印。

中學(xué)畢業(yè)后,張允和與張兆和離開了蘇州,到上海就讀中國公學(xué)預(yù)科,成為中國公學(xué)第一批女學(xué)生?!按髮W(xué)里收女生是新鮮事,男生對我們既愛護(hù)又促狹。他們對女生的特點很清楚,挨個兒為我們起綽號。世傳三妹的綽號‘黑鳳’,并不是男生起的,這名字我疑心是沈從文起的。原來男生替她起的綽號叫‘黑牡丹’,三妹最討厭這個美綽號”,張允和在《從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》中回憶三妹說,“我家三妹功課好,運(yùn)動也不差,在中國公學(xué)是女子全能運(yùn)動第一名??稍谏虾E髮W(xué)生運(yùn)動會上,她參加五百米短跑是最后一名”。

此時的張兆和是活潑可愛的,引來了無數(shù)男子愛慕的眼光?!皠e瞧三妹年紀(jì)小,給她寫情書的人可不少,她倒不撕這些‘紙短情長’的信,一律保存,還編上號。這些編號的信,保存在三妹好友潘家延處”,張允和說。直到有一天,張兆和收到了一封薄薄的信,拆開一看,才知道是老師沈從文的信,第一句話就是:“不知道為什么我忽然愛上了你!”

沈從文比張兆和大8歲,就職中國公學(xué)是因為他北漂北京求學(xué),結(jié)果大學(xué)夢碎,來自徐志摩的一封信,改變了他的命運(yùn):“還念什么書,去教書吧!”彼時,胡適正擔(dān)任上海吳淞中國公學(xué)校長,經(jīng)徐志摩介紹,胡適同意聘用沈從文為講師,講授大學(xué)部一年級現(xiàn)代文學(xué)選修課。

第一堂課,是在尷尬的氣氛中度過的。

沈從文為了顯得氣派,特意奢侈地花了8塊錢租了一輛車抵達(dá)學(xué)校。27歲的沈從文穿著一件半新不舊的藍(lán)布長衫,瘦小的身軀顯得單薄,白色的面龐上,眼睛很亮,當(dāng)時他還沒戴眼鏡。誰知,站上講臺后,之前的從容一掃而光,看著黑壓壓的人頭,他的大腦一片空白。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五分鐘顯得非常漫長。他只得捏著粉筆,在黑板上用漂亮的字體寫下:“我第一次上課,見你們?nèi)硕?,怕了。請讓我們靜默十分鐘?!苯淌依镆黄o寂,學(xué)生們都愣了,等待,直到10分鐘后,沈從文才匆忙講完一堂課。這段經(jīng)歷,在巴金到青島時,沈從文曾當(dāng)笑話講給巴金聽。

當(dāng)時就有人在胡適面前吐槽沈從文,胡適卻笑著說:“上課講不出話來,學(xué)生不轟他,這就是成功。”

那么,沈從文什么時候注意到了張兆和?在文學(xué)故事中,最經(jīng)典的說法是第一節(jié)課,沈從文就被那張有著明亮眼睛的鼓勵的笑靨打動了,不過陳家萍所著的《張兆和傳》中,認(rèn)為這種說法是帶有浪漫色彩的想象,畢竟當(dāng)時沈從文狼狽不堪,根本沒有心思注意到女生?!吧驈奈淖⒁獾綇堈缀?,大約在1929年10月,開始瘋狂追求她,是在來中國公學(xué)小半年后,即1930年春”。證據(jù)是1929年10月19日,沈從文在給王際真的信中,寫道:“我是單為了怕見一個女人犧牲了兩點鐘不上課就回了家的。在昨天,晚上開系會,拍掌要我演說,她們笑,我卻在回家車上哭,看出自己可憐?!?/p>

就是這段時間,沈從文對張兆和產(chǎn)生了異樣的感情。這段感情的發(fā)生還有一段小故事,原來張兆和的名字沈從文是聽隔壁同事、大二年級英文教授提起的。31歲的教授非常時髦,他曾問沈從文:“我們學(xué)校的女生有沒有天才?”沈從文反問他認(rèn)識是誰?對方說:“他們都說張兆和全校第一名。她選你的課,多幸福!”沈從文這才意識到,這位教授正在對這個女孩單相思,他馬上表忠心發(fā)誓不想戀愛,愛情是太過昂貴的理想附件。然而,出于好奇,沈從文開始注意張兆和。

一天,操場上,沈從文正在散步,隨風(fēng)傳來一陣悠揚(yáng)的琴聲。只見一身藍(lán)布旗袍的她邊走邊吹口琴,那玲瓏的身姿,印入腦海。盤坐于草坪,仰望天上的云,飄蕩;沈從文的心,動了。張兆和三個字在心靈中綻放。

渾然不知的張兆和的大學(xué)生涯依然燦爛如霞。直到她收到沈從文的第一封信,文壇上一匹外表溫順內(nèi)心桀驁的駿馬,愛上了外表活潑內(nèi)心溫柔的才女張家三小姐,成就了文學(xué)史上的一段佳話。

>>>胡適做媒

頑固地愛與被愛

青島,1933年6月14日,福山路3號寓所里,一場好戲正在上演。

兩位主角,一個躺在床上,臉朝里,一個坐在椅子上,臉也板著。張宗和推門進(jìn)去,叫三姐起來吃飯,三姐不吃。沈從文在邊上接過來說,她今晚不吃飯,我明天早上中午都不吃了,說著就笑了。張宗和有點蒙,說真鬧吧,有人在笑;說假鬧吧,有人在哭??傻葟堊诤统鰜恚滩蛔〈笮?。等把飯給送進(jìn)去,再回去看,飯吃完了。沈從文得意地說,自己的威脅起了作用,畢竟張兆和早就想吃飯了,自己下不來臺……

張宗和在日記里記載的三姐張兆和和準(zhǔn)三姐夫沈從文在青島生活的點滴,幸福的一對情侶,互相關(guān)心,也會因為兩人商量好一起去楊振聲家做客,結(jié)果沈從文自己去了這樣的小事鬧別扭。即便這樣的時刻,沈從文都是笑著的,因為對他來說,這一切來之不易。

上海,中國公學(xué)。情書圣手沈從文為了追到張兆和,寫了四年情書,近千封,一次次石沉大海。

情書到了張兆和的手中,她沒有回信。她覺得自己不懂得什么是愛情,也不想談戀愛,只想安心讀書。她給他的情書編上了號,“frog(青蛙)13”號,鎖到了小銅箱里。此后,一看到沈從文,張兆和就躲。這讓沈從文不安、煩躁。但她沒有回信拒絕,又給了他希望。因為愛得過于強(qiáng)烈,他的心已經(jīng)成了蠟炬。1930年6月末,中國公學(xué)放暑假,張兆和高興地收拾行囊,回到了溫暖的家,把一園的寂寞,留給了沈從文。6月28日,他把自己的感情傾訴給了友人:“近來因愛了這里一個人,我打算死了?!钡诙?,他就走進(jìn)胡適的書房,遞上辭呈。胡適了解沈從文的苦楚,極力勸說,沈從文答應(yīng)留下來,隨后把希望寄托在了張兆和的朋友王華蓮身上。這被張兆和寫進(jìn)了日記中。在《我從來不感到孤獨》中,我們可以看到,王華蓮將沈從文找自己的細(xì)節(jié)都寫信告訴了張兆和,她是一位合格的友人,不卑不亢,滴水不漏,即便沈從文大哭,威脅,“沈先生還說了些恐嚇的話,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,他只有兩條路可走,一條是刻苦自己,使自己向上;另一條有兩條分支,一是自殺,二是,總會出一口氣的!”她都沒有被強(qiáng)烈的感情沖昏頭腦,她撫平了沈從文的憤慨,又加重了他的絕望。

開學(xué)后,張兆和找到了胡適,帶著沈從文的130多封信,“沈先生給我寫這些信,可不好,他是老師……”胡適說他單身,有追求的權(quán)利!沈從文崇拜密斯張倒是真崇拜到了極點。她回答:“這樣的人太多了,有時竟一天會來幾十封信。如果我一一去應(yīng)付,簡直沒有時間讀書了”。胡適說:“密斯張,沈從文頑固地愛著你??!”張兆和回答:“可我頑固地不愛他!”

張兆和想讓胡適幫忙把這些信完璧歸趙,胡適不接,讓張兆和自己去還,并毫不吝嗇地給予沈從文種種贊譽(yù),這種招數(shù)高超的撮合,令張兆和受到了心靈的觸動。

托人還信不成,張兆和只得回信:“一個有偉大前程的人,是不值得為一個不明白愛的蒙昧女子犧牲什么的……”對于沈從文來說,這無異于一場春雨,足以澆灌他那早已皸裂的心。張兆和沒有想到,回了一封信后,心情再也無法平靜。再收到沈從文的信件,以前的不耐煩,多了同情和感動。那平靜許久的心弦,終于被撥動了。

張允和早已看透了胡適的“媒人伎倆”,她對張兆和說:“當(dāng)你沉默時,他縱才華蓋世也無能為力;但當(dāng)你提起手中筆,以文會‘?dāng)场?,你注定是手下敗將?!?/p>

1931年8月,沈從文接受國立青大校長楊振聲的邀請,來到青島,擔(dān)任大學(xué)講師。他住在了福山路3號的小樓上,開啟了文思泉涌的創(chuàng)作生涯。當(dāng)事業(yè)順?biāo)斓臅r候,似乎愛情也顯得格外順利。從吳淞到武昌再到北平,沈從文都未能打動張兆和,而在青島,愛情向他綻開了笑容。海水浴場里,沈從文沉浸在海浪聲中,偶然拾起一些螺蚌,連同一個短信,寄到另外一處,去裝飾另外一個人青春的生命。帶著大海氣息的貝殼,來到張兆和的手中,深深地打動了她。這些特殊的信物,被她收藏起來。

沒有了沈從文的中國公學(xué),仍有大量的追求者,但他們蹩腳的情書,不能與沈從文相比,冰冷的心,已經(jīng)開始融化。

不過,張兆和還是沒有明確的答復(fù),但她溫婉的語氣,給了他足夠的希望。青島的海是沈從文的幸運(yùn)海,在這里,他的呼喚得到了她的回應(yīng)。張兆和將一封寫好的小說,傳遞給沈從文求教,等于揭開了那層最后的面紗。

>>>“偶然”投影

十年傷痕消散,一生不悔

青島,那張“窄而霉齋”的書桌上,寫就了《八駿圖》的小說,八位教授的各種姿態(tài),引起了文學(xué)界的一片嘩然。

而達(dá)士先生(映射沈從文自己)也被“著淺黃色袍子的女人吸引,推遲了和未婚妻相聚的行期”,這個女子被業(yè)內(nèi)人士猜測為俞珊,一個讓眾多教授失魂落魄的美人。這種“片刻之戀”讓沈從文有一種“沒有一句詩能說明陽光下那種一剎而逝的微妙感”。青島的寂寞,讓沈從文對張兆和的主流情感樹干分了枝杈。

但短暫的走失沒讓沈從文失去理智。

1932年8月,22歲的張兆和大學(xué)畢業(yè)。沈從文從青島出發(fā),取道上海,準(zhǔn)備前往蘇州,去得到明確的答復(fù)。在上海,他認(rèn)識了巴金,并在巴金的幫助下賣了《虎雛》的版權(quán),買了幾本外文書。趕到蘇州九如巷3號張公館,張兆和去了圖書館,張允和讓他留下地址,看他低著頭,沿著墻,在半條有太陽的街上走遠(yuǎn)。

張兆和回來后,張允和極力勸她去回訪老師。張兆和去了,“我家有很多小弟弟,很好玩,請到我家去玩!”沈從文笑了,跟在張兆和的身后,兩人亦步亦趨,長長的幽巷,留下了一段經(jīng)典的畫面。姐姐弟弟們給沈從文投了贊成票。

回到青島,沈從文委婉地請求二姐允和幫忙向父親張冀牖、繼母韋均一提親。張冀牗一直主張兒女親事自己做主,因此事情非常順利。那封流傳至今的“蜜”電便是在此時發(fā)出的,張允和同張兆和到郵局給沈從文發(fā)電報,張允和遞上的電報稿除了“山東青島大學(xué)沈從文”的字樣外,只有一個“允”字,自以為一語雙關(guān),有署名也代表了內(nèi)容,但張兆和不放心,又悄悄坐人力車來到電報局,遞上了“鄉(xiāng)下人喝杯甜酒吧兆”的電報稿。

這封“蜜”電,成為兩人永久的甜蜜記憶。

兩人訂婚后,張兆和跟隨沈從文來到青島,在大學(xué)圖書館做外文書刊編目工作。

在青島,沈從文的月薪100元,按說足以維持他與九妹沈岳萌的生活,然而,兩人上劇院看電影,下館子吃西餐,沒有節(jié)制。無奈,張兆和只能放棄研究生考試,開始料理三個人的生活。四年的獨白情書,終于迎來了完美的結(jié)局。

三個人的生活非常愜意,他們一起上海邊,一起爬嶗山,一次在嶗山北九水,聽到半山腰女孩的哭聲,原來女孩家中遇喪告廟,這一幕成為了沈從文的小說素材。

1933年,楊振聲離開青島到北平編撰教科書,沈從文也應(yīng)邀前往,此后數(shù)年兩人通力合作,擔(dān)負(fù)起教材的重任。張兆和則跟隨沈從文到北平,繼續(xù)操持家務(wù),過著節(jié)儉的日子。

覓得北平西城達(dá)子營的一處小院,兩人操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,在中央公園的水榭,沈從文終于抱得美人歸。兩人自此相伴到終老,只是“偶然”的再次發(fā)生,深深地傷害了張兆和十年之久。

和青島的一時迷失不同,這次的“偶然”一直存在著,給兩人的家庭帶來了陰影。那是1933年8月,沈從文離開青島,到北京籌備婚禮,受青島友人之托,前去拜訪熊希齡。在西山別墅里,沈從文見到了代替主人來接待他的家庭女教師高青子。兩人一見如故,對話從談?wù)撉鄭u的海與櫻花展開,也令心中的海起了漣漪,蕩漾起來。

而張兆和是慢熱的人,一旦動了真情,便忠貞不渝。在沈從文的熱情消退后,她的感情反而熱起來。“張兆和從來就沒有對沈從文以外的男人動過心。倒是沈從文自己,有‘前科’,更有‘后續(xù)’。兩年之后,他在昆明與高青子再度邂逅。再度擁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愁,這段感情糾纏了十年,給兆和帶來了極大的傷害”(《張兆和傳》)。

張兆和是一個內(nèi)心純凈的人,她那濃得化不開的溫柔,讓周圍的人為之信服。她育有龍朱和虎雛二子,作為大家閨秀,她特別能吃苦,作為主婦,持家有道。黃永玉描繪張兆和:“幾十年來,只聽見她用C調(diào)的女聲講話,著急的時候也只是降D調(diào),沒見她用嗓門生過氣,這是家庭因素培養(yǎng)出來的德行和修養(yǎng),是幾代人形成的習(xí)慣?!?/p>

人們總說張兆和的才華不如沈從文,不理解沈從文,而事實并不像傳言那樣。沈從文一直看好張兆和,以為她可以在更多的領(lǐng)域發(fā)出才華的光芒。但,他卻不能幫她卸下家庭主婦的重?fù)?dān)。張兆和的侄女張以立民曾多次到三姑家做客,“我覺得他們感情很好的,外面有人說三道四我覺得不可靠,我在北京他們家住過,覺得三姑對姑爹很好。三姑說話輕聲細(xì)語的,不容易生氣,甚至聽到玩笑話還會臉紅”。

一對璧人,歷經(jīng)人生的滄桑,1988年5月10日,沈從文去世,張兆和著手整理沈從文的文稿,“他不是完人,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”。2003年2月16日,張兆和去世,“三三”與“二哥”再次團(tuán)聚。

(圖片摘自《我從來不感到孤獨》)

標(biāo)簽:

資訊播報

樂活HOT

娛樂LOVE

精彩推送